謝絕電影音樂的米高.漢尼卡
聽慣了荷里活舖天蓋地的牆紙式電影配樂(wall to wall music),就會明白電影音樂如何「戲劇性」地有助劇情與情緒作「人工」推進。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於是也有導演向來謝絕將音樂注入畫面。我看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就是這樣的「反配(音)樂」份子。
看他的《白色恐懼》(The White Ribbon),幾乎幕幕驚心,像要拉緊你的心弦,但音樂嗎?寥寥無幾,只有短短幾個場景,可都擅用「畫內音」(diegetic music)造就對比,於是有室內男爵夫人那快樂的舒伯特樂音相對室外被摔死的可憐馬兒;一邊是快樂的派對,音樂愉悅,另一邊廂卻是憤怒青年人在破壞大好的包心菜收成,對比下更形張力。還有那場由年輕時敘事者給小女友彈奏風琴,及教堂裡的樂音,這些畫內音樂全都來自早已存在之古典樂曲,於是,米高.漢尼卡的音樂,都屬於「寫實主義」存活畫面──音樂之存在與出現,在其電影必有其「合理性」。說《鋼琴教師》的古典音樂是鮮有地多,難怪,男女主角都是「鋼琴中人」,劇情需要,自然合理有餘,舒伯特也絕對是米高的心頭好,難得箇中充滿重重寓意,我看一曲一段落,絕不輕率。
你大可以翻查米高的電影團隊,準不乏相當堅實的聲效部門,就獨欠一位電影音樂家,因為不需要,就不用了。最甚一次要算《偷伯》(Hidden),全片彷彿沒有甚麼音樂似的,一部電影大部份是夫婦二人間的對話,日常生活般的真實,喜怒哀樂都交由劇情與演員聲音一一承擔,已經到位相當。但說米高.漢尼卡不懂音樂嗎?我看不然,電影由劇情以至剪接早有相當豐富節奏韻律,音樂其實「大隱」於影像。可以這樣,更見導演對自家作品之厚實信心。
克制絕對是米高對音樂運用的要求指標,這早見於他初年作品,《瘋狂遊戲》(Funny Games)開場以中產夫婦在渡假車程途中互猜古典歌劇名目,如此音樂設計,即見劇中人之生活寫意,精緻奢侈得可以(亦可見導演不甘以音樂單單造就氣氛,還要發放其他劇情資料訊息)──然而,筆鋒一轉,米高少有地配上一支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作「畫外音」(non-diegetic music)劃破古典樂音,那把狂情吶喊的男聲,預示往後出場的兩位瘋狂少年如何蹂躪中產一家。米高的「畫外音」,是開宗名義,一針見血。難得用上非寫實的「超現實音樂」,可見是有其「必要性」;看過電影的影迷,大抵準記得「它」的出場。
你問米高.漢尼卡的電影音樂觀?因為克制,也就份外要求精準,不容有失。
(本文原載於《MMM》)
看他的《白色恐懼》(The White Ribbon),幾乎幕幕驚心,像要拉緊你的心弦,但音樂嗎?寥寥無幾,只有短短幾個場景,可都擅用「畫內音」(diegetic music)造就對比,於是有室內男爵夫人那快樂的舒伯特樂音相對室外被摔死的可憐馬兒;一邊是快樂的派對,音樂愉悅,另一邊廂卻是憤怒青年人在破壞大好的包心菜收成,對比下更形張力。還有那場由年輕時敘事者給小女友彈奏風琴,及教堂裡的樂音,這些畫內音樂全都來自早已存在之古典樂曲,於是,米高.漢尼卡的音樂,都屬於「寫實主義」存活畫面──音樂之存在與出現,在其電影必有其「合理性」。說《鋼琴教師》的古典音樂是鮮有地多,難怪,男女主角都是「鋼琴中人」,劇情需要,自然合理有餘,舒伯特也絕對是米高的心頭好,難得箇中充滿重重寓意,我看一曲一段落,絕不輕率。
你大可以翻查米高的電影團隊,準不乏相當堅實的聲效部門,就獨欠一位電影音樂家,因為不需要,就不用了。最甚一次要算《偷伯》(Hidden),全片彷彿沒有甚麼音樂似的,一部電影大部份是夫婦二人間的對話,日常生活般的真實,喜怒哀樂都交由劇情與演員聲音一一承擔,已經到位相當。但說米高.漢尼卡不懂音樂嗎?我看不然,電影由劇情以至剪接早有相當豐富節奏韻律,音樂其實「大隱」於影像。可以這樣,更見導演對自家作品之厚實信心。
克制絕對是米高對音樂運用的要求指標,這早見於他初年作品,《瘋狂遊戲》(Funny Games)開場以中產夫婦在渡假車程途中互猜古典歌劇名目,如此音樂設計,即見劇中人之生活寫意,精緻奢侈得可以(亦可見導演不甘以音樂單單造就氣氛,還要發放其他劇情資料訊息)──然而,筆鋒一轉,米高少有地配上一支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作「畫外音」(non-diegetic music)劃破古典樂音,那把狂情吶喊的男聲,預示往後出場的兩位瘋狂少年如何蹂躪中產一家。米高的「畫外音」,是開宗名義,一針見血。難得用上非寫實的「超現實音樂」,可見是有其「必要性」;看過電影的影迷,大抵準記得「它」的出場。
你問米高.漢尼卡的電影音樂觀?因為克制,也就份外要求精準,不容有失。
(本文原載於《MMM》)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