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06, 2008

卓別靈x戴維斯:當默片鬼才遇上配樂大師



「某程度上,你可以說當代有聲電影令音樂的角色被削弱了。默片時代,音樂差不多做盡所有角色──它要擔當說故事人、音效的設計員,甚至要為劇中人物說對白。有聲電影出現以後,我們反過來要顧及某些段落是否需要背景音樂,要作很多考慮。但在默片年代,音樂是必須的,不容有缺,一旦有畫面,就必須從頭到尾有音樂伴隨。」──卡爾.戴維斯

  今天,能夠在大銀幕觀看差利.卓別靈(Charles Chaplin)的電影作品,已屬於一份久違了的奢侈。黑白膠片在大銀幕放映時,感覺份外肅穆,那是個靈光還未消逝的年代,多得電影膠卷紀錄了一代笑匠的風采。


  剛過去的復活節,澳門文化中心上演了兩場卓別靈的經典喜劇短片,又請來專為經典默片配樂的音樂家卡爾.戴維斯(Carl Davis)指揮香港管弦樂團樂師現場演奏,全場觀眾都浸淫於歡愉的電影與優美的音符,舒心開懷地笑。



以音樂復興默片
  是誰說今天的觀眾不再喜歡看黑白電影?是誰說小孩子都不懂得欣賞昔日經典?剛過去的兩場演出,全場停不了的大笑,這樣的觀影氣氛,久違了,是故份外感動。銀幕上是卓別靈的經典作品:《當舖》(The Pawnshop)、《安樂街》(Easy Street)、《溜冰場」(The Rink)……全屬於他在1916至1917年的創作。銀幕下還有卡爾.戴維斯率領樂團演奏,微暗的燈光下,最初還教人注望,一睹現場伴奏之風範。然而,當銀幕上的劇情愈加風趣,笑話百出,觀眾的眼球隨即跟蹤著銀幕上卓別靈的諧趣動作、嬌媚的一顰一笑,看他小小的個子如何輕巧自如地遊走於大街、商店或溜冰場內,一連串的笑料都來自他與一班演員。




  當然,沒有音樂的帶動,銀幕上的黑白映畫總還是欠甚麼似的,戴維斯在這裡應記一功。這位配樂家多年來曾替不少經典默片配樂,請看看他的彪炳戰績:至今50部經典默片作品都交由他手重新撰寫配樂,當中包括Abel Gance的史詩式電影《拿玻崙》(Napoleon, 1927)、美國電影之父D.W. Griffith的《黨同伐異》(Intolerance, 1916)、還有Buster Keaton與Harold Lloyd的經典默片喜劇,當然,絕不能刪去他為差利.卓別靈十二部經典短片重新撰寫配樂這輝煌的一章。某程度上,戴維斯所作的不單止為一眾默片被上音樂新衣,更帶動默片之復興。從今以後,當這些默片在全球各地作現場配樂演出時,演奏的定必是戴維斯的作品。


卓別靈專家
  但相對其他經典之作,卓別靈的電影,於戴維斯還有一份獨特的情意結。說戴維斯是「卓別靈專家」,我想並不為過。訪問中途他把卓別靈的生平、電影及音樂特色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雙眼閃著亮光,好不興奮。




  「其實卓別靈一向喜歡自己創作音樂,好些電影他後來更重新為它們寫曲入戲,可是,這十二部拍於1916至1917年的短片卻因為版權問題,最終音樂部份懸空了,反而引發我的貪玩之心。」打從1992年,戴維斯因為喜愛《移民者》(The Immigrant)這部短片而私下為它撰寫配樂;之後,有朋友跟他說《安樂街》也是一部很有趣的電影,於是他又找來看看。從此,彷彿成了他的嗜好、習慣,差不多每年從這十二部短片中選來一部,為它撰寫音樂,直至完成了五部短片的音樂後,事情卻有了新進展。


  「當時我從某朋友口中得悉英國電影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有意把這十二部短片的拷貝重新修復出版。由於我認識他們,於是我立即致電有關人士,並告訴他們說我已經做了當中五部短片的音樂,我還很有興趣為餘下來的七部短片做音樂呢!這就是事情的發生了。」



模擬卓別靈音樂筆觸
  戴維斯說,卓別靈的電影音樂有兩大特色,這亦影響著他自己對卓別靈作品的創作。


  「卓別靈是一個很懂得以音樂來說明動作的作曲家,他的配樂與畫面裡人物的動作配合準繩,感覺就像看卡通片一樣。用行內術語稱之為『Mickey Mousing』,就是說箇中的配樂像懂得刻劃畫面裡的每一個肢體動作以至表情動靜,極像『卡通音樂』。卓別靈為自己撰寫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配樂,就充滿了以上例子。」


  至於另一個有趣的特色,就是卓別靈懂得以音樂來建立情緒,戴維斯接著說:「優秀的電影音樂情緒每每是跟畫面兼容的。有時候,音樂跟畫面結伴而行,感覺相當吻合。在喜劇電影裡,音樂與影像很講求化學作用,當有好的化學作用時,幽默感自然會隨之引發。可是,有時候這種化學作用是從兩種截然不同的元素在撞擊中產生,造就一種『諷刺式』或『反諷式』的幽默。我認為,卓別靈深明兩者之道。至於我自己有時候會寫一段比較長的樂曲,配合當中人物活動並將其注入畫面。基本上,我會盡量依照卓別靈在音樂創作上的特色,而且也沒有在風格上作出太大的更改,藉以保留其音樂世界。」


  戴維斯又說,多得卓別靈自《城市之光》開始撰寫原創電影配樂,正好給後世一個絕佳範本,讓人理解甚麼叫好的「喜劇電影音樂」。




關於卡爾.戴維斯
  1935年生於紐約,是當今傑出的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之一。戴維斯多才多藝,無論執指揮棒或為電影、電視、默片、舞蹈、音樂劇創作音樂,皆顯露出非凡才華。他曾為一系列獨特的默片還原版配樂,並與倫敦愛樂管弦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合作,定期舉行卓別靈經典電影音樂會。他的現場電影音樂會巡迴世界各地演出,從未間斷。80年代他為史詩式電影《拿玻崙》作五個半小時的現場指揮演奏,更被評為是「世紀之作」。此外,他亦曾主責其他當今電影配樂作品,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1981年的《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戴維斯曾與多個樂團灌錄唱片,包括英國皇家管弦樂團(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The 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英國室樂團(The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及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等等。2003年,戴維斯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頒授特別終身成就獎(Special Lifetime Achievements Award),以表揚他對電影與電視界的貢獻;2005年更獲英女皇頒授CBE榮譽勳銜,以表揚他在音樂上的貢獻。




  本文原刊於香港《明報》,另有長版本於《看電影》陸續連載。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