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12, 2005

攝影機前後的半邊天:50年來香港電影中的女性形象(4)

80'S女性電影抬頭

  80年代,女性在電影中的位置可謂舉足輕重,一方面她們是電影中的重要花瓶,少了她們的點綴似乎令電影大大失色下來。

  踏入80年代,單純的剛陽電影已變得單調乏味,觀眾感覺那彷彿是觀看沉悶如一張只有黑白兩色的圖畫,少了繽紛色彩,期望多看女角的搖曳生姿。另一方面,女性又真的在現實社會抬起頭來,把她們單單屈居男角之下,似乎已跟時代步伐並不一致。加上80年代女性電影抬頭,描寫女性再不是單一的外在勾勒,而是更進一步走入她們的內心世界,揭開昔日鮮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女人:自主意識的抬頭
  70年代時期,實在沒有多少部電影是願意為女性的內心世界補上重要一筆,女性走出學堂步入社會,自然不過,完全是本能機械性化反應。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已有一定成果,女性走出社會工作已是屢見不鮮,昔日電影以打工女郎為題材的自然不乏,但都離不開個人經濟獨立的框框,至於談理想,及至80年代,那再不只是男性的專利。

  方育平的《半邊人》(1982)似乎是當時一個令人相當振奮的起點,在街市幫父母賣魚的年青少女決定為自己找尋理想出路,走到電影學院學戲劇,半工讀期間重新尋找自己所需,女性在當中不再是父母的乖乖女(未嫁不一定從父),又或男朋友懷抱下的小綿羊(從夫不是唯一的選擇),而是真正進入自己內心世界撫心自問的自省女子,為自己生命好好打算。

  此外,嚴浩的《似水流年》(1984)也以兩名女子的相交作為戲肉所在,其中顧美華飾演已婚但感覺生活苦無出路的香港女子可謂表現得絲絲入扣,重新叫人考慮婚姻是否女子的最終歸宿。1986年,關錦鵬的《地下情》要說是當時描繪都會女子的典範本,她們獨居,有自給自足的經濟,幹自己喜歡的職業,唯獨心靈虛空,側寫了都會女子背後的寂寞跟無奈,經濟獨立原來不是女子的最佳出路,沒有靈魂的天使一樣活得不甚高興。

  同為關氏作品,他的《胭脂扣》(1988)正好借三十年代風月女子如花(梅艷芳)比對八十年代事業型的女記者(朱寶意),突出了現代女性不願付出只求收取的感情資產,相當入肉。

女人:被挖苦的對象
  80年代,女性社會地位儘管漸入佳境,但在電影當中,卻又不時被塑造成被挖苦與取笑的對象。70年代的《八彩林亞珍》是少有以女性為主角及至戲名的電影,然而,蕭芳芳的林亞珍形像卻並不討好,用今日的語言,她「騎呢」、古怪、不修邊幅,西化得來卻又不倫不類。延伸至80年代,另一個當年令人入心的女角,要說是《最佳拍擋》(1982)中的「差婆」。

  張艾嘉飾演的「差婆」以男性化性格與形象跟觀眾見面,電影中的笑料不時來自這個「性角色逆轉」所產生的不協調感,逗得觀眾嘻哈大笑。然而,說「差婆」角色是女性解放力證卻並不盡然,電影處理下,前半部分她是獨立解放的女強人,一副巾幗不讓鬚眉狀,怎料後半部分卻是小鳥依人,說穿了,是為了配合所謂大眾口味,又或者跌入大男人主義者的意識型態內。女人,始終是當弱者為上,可見女性角色在當中都不免被合法扭曲或醜化了。

  其他:《三人世界》(鄭裕玲,1988)

女人:必然的陪襯品
  王晶的《精裝追女仔》(1987)跟一眾「福星」電影都以一群「餓男」追求女仔的故事為骨幹,女主角(不論關之琳、張曼玉、胡慧中等)在當中不過是男性的性幻想對象(Sex Object),她們內心世界並不重要(沒理想沒靈魂,深信只要嫁得如意郎君便可一生無憂),她們的性格也只是簡單不過(多是天真無邪,間或愛計算,見錢開眼),彷彿有身材就沒腦袋(多次被性騷擾也是毫無戒心),最重要是,女性在當中不過是陪襯品,間中展示性感肉體就成。

  此類電影一度為為潮流所在,女性被「物化」的形象自然更為根深柢固。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