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09, 2006

眾聲喧嘩的香港製造(上)

  有屬於地道的電影配樂嗎?甚麼是地道的香港電影配樂?近年,愈來愈多大型香港電影製作都找來外援主理音樂部份:徐克《七劍》?的川井憲次(曾主理作品有《午夜凶鈴》及《攻殼機動隊2》等)、劉鎮偉《情癲大聖》裡的久石讓(宮崎駿與北野武電影譽用配樂家),以及王家衛《2046》與《愛神之手》裡的梅林茂(當年以森田芳光《其後》一片音樂打動人心,近年不時為香港電影作配樂外援)等都是明顯例子,能夠找來這些配樂家,可見電影的製作資金不弱,有關配樂也往往能找來演奏家/團體演奏音樂,打造更真實的音樂質感,而且,一種高水準的國際情調(不論是美式、日式或歐陸色彩的)也揮之不去。然而,顧此失彼,難免失卻了本土原有的味道。

  有說,近年來陳光榮的「無間道系列」音樂甚得觀眾的心(此片音樂找來亞洲愛樂管弦樂團演繹),可卻仍是沿習荷裡活式配樂創作,儘管當中旋律感情澎湃、氣勢磅礡、音色圓融,可卻沒有屬於香港配樂的靈魂味道,那麼,甚麼是本土配樂的靈魂呢?是客觀的條件審訂還是主觀的感情投射?

  有些概念與感覺的確很難說清,甚麼叫「香港電影」從來也是談論甚多的議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一般來說,本土色彩濃厚的電影自然也是以本土地區作為電影題材的作品,由本地電影工作者主力創作與參與,香港獨有電影製作環境從來是「快」(速度上)、「靚」(視覺上)、「正」(題材上)、「廉」(資金上),香港電影工作者向來以靈活度高與拚搏精神聞名於世,工作人員在死線工作下又往往有神來之筆,這是香港電影工作者的小聰明,那亦是導演陳可辛常說,香港電影「時有佳句,卻未必有佳章」,就這點,多少說明了香港電影的一點特色。

  放在電影配樂創作也如是,電影音樂在香港電影裡多作為後期製作部份,多數的香港電影都是待完成拍攝後方交到配樂師手中開始音樂創作,時間固然短、資金也不足,卻承擔著為電影「補救」的重點工作。從電影工業的角度切入來看,電影音樂人的地位不算受到極大重視,卻承擔著重大壓力,電影音樂在作品裡的生命也極為短暫(乏人注意),有關電影配樂能夠結集出版「存世」就更加困難。

  至於配器上,由於前文所說的資金有限,電子合成器(Synthesizer)成了香港配樂最常用的配器,利用電子合成器創造其他樂器聲音,例如鼓、結他、笛、弦樂等,配樂師在電子合成器前,一手一腳包攬作曲、編曲與重組樂曲等工作,多少給人一種流水作業的粗糙之感,在如此有限資源可以做出出色的配樂嗎?這是大家一直存疑的,也是一眾香港電影音樂之所以被忽略的原因之一,然而,我想起一些香港電影,同樣是電子合成器之作,卻不失其細緻與精彩,創作人的細心鑽研與原創性自然應記一功,當中,不能不說林華全為陳果主理的《香港製造》音樂,電影內音樂的配置及至音樂中那種眾聲喧嘩的元素,是久違了的香港土本精神與味道,充滿年輕人的火熱與激情、感性與細膩。

(本文原刊于《深圳商報》,6月份,此乃未經刪剪版。)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