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9, 2007

那是怎樣的一杯茶?淺談英國電影配樂


  認識英國電影配樂,也許,我們開始時可以把它與荷里活電影配樂對讀,從中更清楚地勾勒它們的特色所在。至於有關英國電影配樂,總有一些我們不能繞過的關鍵名字:像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與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到今天的米高.尼曼(Michael Nyman)與米高.溫達波頓(Michael Winterbottom)等。

  有關電影配樂我們可以從不同層面探索,反射於不同的文化、地理、歷史與民族氣質,就地理而言,英國被界定為歐洲之土;然而在語言文化上,英國人的母語為英語,於是,英國電影配樂順理成章被用來與荷里活電影配樂對讀,而藉著這種兩地電影音樂對讀,的確令我們更清晰地掌握兩者之同異。

從荷里活電影配樂說起
  荷里活自有聲電影年代開始,網羅了不少來自歐洲(如德國與奧大利)的音樂家從事電影配樂,諸如馬克斯.斯坦納(Max Steiner)、弗朗茨.瓦克斯曼(Franz Waxman)與科恩.戈爾德(Erich Korngold)就是三位最著名與叫人熟悉的,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這班來自歐洲的音樂家也逐步建立屬於荷里活獨有的電影配樂特色,其中,斯坦納是首位以德國音樂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主導動機」(Leitmoif)理念為電影創作藍本,所謂「主導動機」,就是在樂劇裡借由不斷重複的樂句與樂段來象徵某種觀念,並以此提醒觀眾某個特殊的意涵與概念,後來,斯坦納就是借用這種方法為電影配樂,他的電影音樂於是經常出現相類似的「母題」(motif),來加深觀眾對音樂的聯想與接收,也即是當今大部份荷里活電影所採用的方式。關於他的作品,大家可參考他為電影《北非諜影》所編寫的電影配樂,斯坦納挪用了主題曲〈As Time Goes By〉編寫成不同的變奏版本放入電影,以指涉男女主角一段親密關係,象徵著他們在巴黎的一段美好時光。

  「母題」的重複採用以外,我們也不難察覺荷里活電影配樂傾向於一種豐厚(rich)、甜美(sweet)與浪漫(romantic)的管弦音色,而且,音樂在電影總是密集的,那是我們經常稱呼的wall-to-wall scoring,音樂的出場率是密不透風,可以說,真實與寫實從來不是荷里活電影音樂的取向,相反,它的特性是「寧濫無缺」,音樂裡總是溢滿多於畫面所見的情感,近20多年來,這更成了當今主流荷里活電影配樂的商標。

  偏偏英國電影配樂卻不愛這杯茶。這種以「母題」為藍本創作的方式,於他們來說是過於「公式化」,只適合用於劇情簡單、黑白分明與喜愛計算的主流荷里活電影,相對地,英國電影配樂多傾向「主題」(theme)作法,也就是喜歡為電影裡每位人物、每個地點、每段內心情感等為創作指標。多年來,關於「母題」與「主題」分別,有認為十分類近,可是在創作上,「主題」的設計更為細緻,而且一部電影裡可以由不同的「主題」組成,以配合劇情所需,在創作上,亦更為準繩與靈活。「主題」的延伸,自然是「旋律」(melody)的發展,以音樂呈現主角們內心的情感,建立一套更細膩的敘事語言。

典雅拘謹的下午茶味道
  有關英國早年電影音樂,總不能繞過卓別靈這豐碩的一章,這位來自英國的默片喜劇大師,自編自導自演不在話下,就連音樂也是他一手包辦,說他是戲劇界的全才與天才,一點也不為過。有趣是,卓別靈筆下盡是華麗(elegant)與浪漫的旋律,跟過往喜劇電影大都用上諧趣的音樂大為不同,卓別靈的音樂無疑豐厚了喜劇電影裡的一層深度。另卓別靈在創作上已開始了英國配樂以「主題」先行的作法,每個場景與情節都有其獨特的音樂襯托,是真正的度身訂造。

  評論界向來視荷里活那種以「母題」創作電影音樂是一種流水作業方式,某程度局限了音樂在電影裡的發揮,是一種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與保守的做法。1940年代,好些音樂家決心打破這種作法,當中首推為希治閣創作了不少音樂的伯納德.赫爾曼,赫爾曼拒絕「聲影同質」(他認為快樂的畫面不一定要配快樂的音樂,如此類推)的作法,而且不時創作短小與去旋律性的音樂,實驗味道濃郁,放在英國導演希治閣的電影裡,的確別有味道,看他為《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寫下了50段場景與主題音樂,相當精彩。赫爾曼儘管不是英國作曲家,可是,他的作法與處理更近似英式配樂做法。

  早年在主流電影裡最打動觀眾芳心的英國配樂家,首推約翰.巴利(John Barry),這位生於英國約克(York)的作曲家,自1957年建立自己的爵士樂團,後更進軍電影配樂工作,70年代盛行的007占士邦系列電影都以他的音樂為依歸,巴利向大家示範甚麼是集冒險、香艷、刺激與幻想於一體的旋律。在充滿剛陽氣的同時,卻又不失英式紳士風範。至於最能表現英國文學那種迷人魅力的配樂,還要說來自蘇格蘭的派屈克.杜伊(Patrick Doyle),多年來不少英國文學作品被搬上電影銀幕,而這班創作人都不約而同找來杜伊主理當中配樂,像《亨利五世》(Henry V, 1989)、《哈姆雷特》(Hamlet,1997)、《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等,杜伊的音樂在當中不脫英國人那種拘謹的風格,2001年他又為羅拔.奧特曼(Robert Alman)主責《高斯福大酒店》(Gosford Park)一片音樂,有著英國人最愛的下午茶(high tea)甜點味道,甚麼是典型帶嚴肅卻典雅的英國小品音樂,這裡你可以找到。

華麗背後的腐朽
  當荷里活電影配樂是那麼大刺刺地抒發情感,英式音樂總愛強調在音樂裡隱藏玄機,以供敏感的聽眾讀出深層意義來。我想到佐治.芬頓(George Fenton),這位生於英倫的配樂人完全懂得英國人那種喜好「自我嘲諷」的特色,而且還懂得將此展示於其配樂作品之中。最精彩的,莫過於在電影《危險關係》(Dangerous Liaisons, 1988)與《瘋狂佐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 1994)裡,當中芬頓以優雅的音樂(尤其故意誇張仿巴洛克式大鍵琴),揭露出糜爛的英國貴族生活,謙謙君子背後,卻是機心算盡、暗藏粗鄙。

  同樣以華麗樂曲隱含腐朽人性,且實驗味道要濃得多,當選米高.尼曼(Michael Nyman),最初他與老搭擋詭異導演彼德.格蘭納威(Peter Greenaway)合作,可謂將古典樂曲編制發揮至極限,將人性黑暗與曖昧帶至神秘領域,二人合作的多部電影更成了頂尖風格之作。後來,當尼曼跟米高.溫達波頓合作,又是另一回事,當中更強化了柔性的部份,音符之間盡是悲情抑鬱,不妨找來他們合作的《三人有三個夢想》(Wonderland,1999)來看看吧,全片音樂以人物作主題,每段音樂代表每個角色,以音符呈現了每個角色的性格特質。事實上,這些年來,溫達波頓是位頗多產的英國導演,而且每部電影的主題與風格亦不一,惟肯定是,他是一位對音樂充滿要求的創作人,他的《絕戀》(Jude, 1996)是首部引起大家注目的文學電影吧,當中的音樂婉言深情,教人觸動感嘆,誰想到不足十年,他的《24小時狂歡派對》(24 Hours Party People, 2002)與《九歌》(9 Songs, 2004),又是另一番面貌,當中有著當代最濃厚的英倫搖滾音樂文化色彩,喜愛英倫搖滾樂的,無不視為珍品。

  是的,英國電影配樂豈只有這些,這裡只是一線窗口,一個淺談的起點。








2 Comments:

At 7:07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Hi Angela,
你知不知道在1985 "British Film Year" 有張唱片名叫"Filmtracks: The Best of British Film Music" (或許未出版 CD 的) 是很好聽的, 包括很多70-80 年代英國精彩作品如電影"Dance with a stranger", "CAL",
"Water","Local Hero", The Bostonians", "Heat & Dust","The Killing Fields", "The life of Brain " 等等(不能盡錄), 或許下次我給你一張來參考吧!

BIG KID :)

 
At 3:44 下午, Blogger 展鳳 said...

BIG KID:是嗎是嗎?我大抵是錯過了,1985年噢~~那時候,我還未懂得有意識的留意電影音樂呢!!!好好好,下次看你帶給我作參考吧,你的收藏才真的「金礦」,謝謝你一直都如此闊綽的與我分享!!大開我的眼界呢!!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