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級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
即是你不是電影配樂迷,總也聽過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配樂與他的名字。威廉斯能夠成為荷里活殿堂級電影配樂家,絕不是浪得虛名。有關這位配樂大師的美事甚多,譬如他與荷里活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至今踏入第三十一個年頭的合作(第一部是1975的《大白鯊》),大抵是電影史上有關導演與配樂家絕無僅有的馬拉松密切伙伴關係;奧斯卡頒獎典禮至今,數數指頭,威廉斯原來曾五度勇奪寶座,獲提名數字更累積至45部,成績如此彪炳,也是前無古人。當然,還未算他那數之不盡令人熱血沸騰、扣人心弦的配樂經典作品。
今年,威廉斯再有兩部電影配樂競逐,分別是《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及《慕尼黑》(Munich),兩片音樂各具特色。
《藝伎回憶錄》的配樂揉合東西方樂音,威廉斯用上東方的五聲音階概念和西方的簡約主義曲式,時而是東方旋律裡遊走著西方管弦樂音,時而是西方樂音夾雜東方氣息,中西合璧,有別於威廉斯以往之作。可以說,此片配器上也極盡細緻,三味線、日本十三弦古箏、尺八和太鼓等傳統日本樂器,都成了此片的主軸配器。威廉斯這次捕捉了東方那種特有的恬靜與清幽,又利用西方配器注入悲情哀思,這點,還多得兩位演奏大師馬友友與帕爾曼(Itzhak Perlman)。馬友友的大提琴深化了樂曲的思想層次(二人曾合作電影《西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帕爾曼的小提琴演繹早在威廉斯的《舒特拉的名單》配樂裡叫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每下拉動弦線都打動著人心,叫人莫名傷痛、觸動;這回,他再以小提琴表現著藝伎的愛恨交織,一樣絲絲入扣。
相對下,《慕尼黑》的配樂卻是截然不同。Lisbeth Scott一把哀傷卻澎湃的女聲帶出了原聲的主題,整部電影原聲充滿了綿密的弦樂與敲擊樂,時而溫柔哀慟,時而滿載火熱力度。部份作品令人聯想起《舒特拉的名單》配樂中那種叫人激昂的悲情,一種發自良知的關懷。以那首祝願和平的以色列讚美詩歌〈Hatikvah〉(The Hope)為例,此曲繼承了威廉斯那種旋律性強的人文筆觸,短短的幾個音符一旦開展,已經叫人動容。全片音樂帶有陰沉的悲愴味道,滿載詩意之餘卻不失震撼力量,是威廉斯的風格之作,結合畫面,無疑是到位準繩。
說約翰.威廉斯是荷里活電影音樂代名詞並不為過,他一直為荷里活主流電影撰寫配樂,產量甚豐,且絕大部份為A級製作,其原聲更擁有全球發行優勢,成績驕人。多年以來,論其作品的知名度,與威廉斯在電影音樂史上的位置,均舉足輕重。
這位生於1932年的音樂家,成長於紐約,成名於洛杉磯的荷里活,16歲那年他跟隨家人到洛杉磯以後,一度在UCLA攻讀作曲,一心以為自己以古典鋼琴演奏為志向的威廉斯,18歲那年因為要到美國空軍開展兩年的服役生涯,在偶然機會下開始了為軍樂隊作指揮與作曲的工作,這段日子,更加強了他的指揮與創作決心,退伍後,他復回到美國的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繼續研習鋼琴與音樂理論,並開始為一些私人會所演奏爵士鋼琴,及至50年代,威廉斯回到洛杉磯,先從錄音室當作曲家與樂手,正式開始了他的電視及電影配樂生涯,當時一度合作的配樂家還包括當時已鼎鼎大名的Bernard Herrmann、Alfred Newman及 Franz Waxman。60年代,威廉斯曾為多部電視節目主理音樂,並兩度奪得艾美獎(Emmy Awards)。1971年,他更憑著《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一片配樂,贏得第一座奧斯卡獎,之後,《大白鯊》(The Jaws,1975)、《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ET外星人》(E.T.,1982)及《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為他贏得另外四部奧斯卡獎項。
毫無疑問,威廉斯的作品,多年來在荷里活定義了何謂電影音樂,他的創作,他對配樂觀念與看法,一直影響著其後輩,成為電影配樂的一家之言。史提芬.史匹堡曾形容威廉斯的音樂是屬於美國的,當年,也是他引薦這位好拍檔給佐治.魯卡斯(George Lucas),就這樣,威廉斯一直為「星戰系列」作曲,也為科幻電影音樂開創了澎湃磅礡的一頁,主題音樂經歷了二十多個年頭,影迷已熟稔得很。他的《大白鯊》,以兩個重覆音符就能給觀眾帶來驚嚇,預示了大白鯊即將出場,功力無容置疑。此外,早期電影如《奪寶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1984)及《超人》(Superman,1978)等,亦成為一眾配樂家為同類型電影的仿傚對像。
威廉斯擅長為每部電影創作一段漂亮及易記的旋律,好使人看過電影後都記得那首主題樂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得算上《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ET外星人》、《星球大戰》、《大白鯊》、《舒特拉的名單》及至近年的《西藏七年》、《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2002)與「哈里波特」系列等。
今年已屆74歲的威廉斯,一直保持高產量創作,而且水準穩定,每年平均創作的電影配樂高達四部(或以上),且大都是大製作投資的A級電影,翻查他的工作紀錄進度,2007年之工作也早已安排,最少也有五部電影在手。
2 Comments:
I love the tune that he wrote for the movie "The Terminal". Fabulous melody.
嗯!!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