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25, 2007

徐克談黑澤明電影配樂(2)


《野良犬》(1949)

  跟著我想談談黑澤明的《野良犬》(音樂:早坂文雄),也希望藉著剛才黑澤明在《亂》裡那種很意境與超逸的處理手法,轉移談到一種很原始、很世俗的表達。《野良犬》屬於黑澤明早期的作品,以《野良犬》跟《亂》作對比,是很好玩的,因為所有戲劇都是來自對比。

  《野良犬》的故事是有關一位失槍的便衣探員,故事開始沒多久就見他根據有關線索找尋自己的失槍。但事實上,這個故事背後其實是想說二次戰後的情況。這是一部1949年電影,戰後日本的經濟低迷,人民生活在悲慘與艱苦之中。《野良犬》開場時,用黑白電影的角度來說,那些人很美,視覺上令人感覺很舒服,人們穿著都是白裇衫黑西裝,整潔亮麗。可是,在電影進行至十分鐘後,鏡頭卻帶領觀眾到另一個真實的世界,這段畫面也用上很特殊的配樂襯托,令到整個世界有不同的演繹與解讀方式。
  那是有關主角三船敏郎到低下層社會尋槍的過程,當中的音樂都來自服部良一這位日本作曲家,都是他原創的作品,為甚麼黑澤明會用這樣的音樂呢?當時日本在1940年代侵華及侵略東南亞時,是帶著一種「大東亞共榮圈」的想法,日本政治在當時正好施展她們的魔掌,然而事實上,日本國民當時的經濟狀態卻很差。這一場戲裡,三船敏郎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就打扮成一位軍人似的樣子尋找失槍,當時他目睹的正是這班生活在低下層的貧苦大眾,黑澤明借他的眼睛展示戰後人民的生活,尤其是當中的假像──配樂在當中是繁榮的爵士樂,包括歌曲《夜來香》,音樂放在這裡,正好反映當時政府給民間的一種假象,於是畫面上觀眾看見的是一些活得一點也不光彩的人民,聽到的音樂又是另一回事,我相信這些音樂在當時一定很流行,所以將這些音樂放在畫面上必然具諷刺性,彷彿給大家看到,這個國家對外界的侵略背後,國民的生活一點也不好過。
  電影尾聲,三船敏郎終於在小花園裡捉住了那個犯人,然而故事發展到這裡,二人無論在心理與生理上都有很大的創傷,可說筋疲力盡,畫面只見二人倒在地上。離開了大環境的社會角度,我們可見這班人也因為時代變化被迫走上絕境,這段戲黑澤明安排了一班小孩子路過並唱著歌,是一首很美麗的兒歌,一邊是小朋友唱著對大自然與對未來憧憬的歌謠,一邊是兩個打至如此焦頭爛額的成人,完全是一個反諷,結果這個犯人也突然忍不住悲從中來,嚎哭起來。

《酩酊天使》(1948)

  同樣是戰後電影,加上拍攝年份接近,我會視《酩酊天使》(音樂:早坂文雄)與《野良犬》這兩部電影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相對地,這部電影比較少涉及真實的社會問題,但卻一樣有點點側寫。
  故事背景同樣是二次戰後,一個污水池旁的社區,從來沒有人給它清理。我想,這污水池正好反映戰後人民的價值觀,社會充滿了都是聲色犬馬,反過來,很多人性裡珍貴的東西都被視為不重要,很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狀態。這部電影的開場段落音樂也很特別,話說回來,其實在開場時,主角三船敏郎還是一個俊俏的男子,一樣是白西服白皮鞋的,可他當的卻是一名打手,相等於一個小區裡的小頭目,但由於他所住的社區衛生問題惡劣,他得了肺病,那時候,有肺病就等同絕症,於是他的身體也不免逐漸衰退,慢慢更接近死神,三船的身體固然令他的個人價值消減,甚至開始被人四處圍剿,他本來在小區裡買東西是不用付錢的,可是他病後,他的「大佬」對他不再信任,甚至他的位置也給其他人取代,並開始接受一干人等的挑戰,然而電影的配樂卻採用了一支很輕快的圓舞曲,可說同樣是一次很諷刺的處理。

攝影:郁海達(香港演藝學院)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