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球50大原聲報告」
英國《觀察家報:音樂月刊》(The Observer Music Monthly)於今年三月中,有一篇關於全球50大電影原聲的報告文章,並分別找來業界不同人士作點評,這多少給我們看到西方業界對電影原聲的喜好與一些觀點,無論在當時或爾後,這些原聲對觀眾及至對業界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力。
1 《綠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 1939)
音樂:Herbert Stothart;作曲:Harold Arlen/ Ey Harburg
看過電影的,誰都忘不了桃樂絲這位清純可人的美少女,一曲〈Over the Rainbow〉,甜美溫柔得可以,此曲不單成了美國的世紀之歌的第一位(No 1 in the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n’s ‘Songs of Century’),也為飾演桃樂絲的Judy Garland平地一聲雷,然後,這首歌既是她的生命轉捩點,也成了她後來人生的詛咒,看過Garland傳奇的,無不為此嘆息。
然而,能夠被選為50大首位,可以看到夢工場音樂的終極使命──製造夢。《綠野仙踪》屬於類型歌舞片中的表表者之一,當中歌曲較當地孩童成長的搖籃曲更窩心,也是成人世界的美好回憶,能夠跨代作出影響。電影中其他歌曲諸如〈Follow The Yellow Brick Road〉、〈Ding Dong The Witch Is Dead〉、〈We ‘re Off To See The Wizard〉等,都是令人喜悅再三的歌聲。
2《觸目驚心》(Psycho, 1959)
音樂:Bernard Herrmann
排行第二位當然殊不簡單,而且還是如此風格之作,是的,主流從來不是Herrmann那杯茶。從《大國民》(Citizen Kane)到《的士司機》(Taxi Driver)這部臨終之作,Herrmann為大家示範了何謂主流以外的偏鋒、另類,如何利用主題(motif)製造反諷效果,刺激觀眾聽覺,也成就了電影配樂界首批殿堂級巨人。
毫無疑問,Herrmann也為後世配樂家示範了何謂「獨立」與「專業」。當希治閣(Hitchcock)一聲令下,指明不要在《觸目驚心》裡的經典浴室殺人場景配置音樂,Herrmann另有想法,他不理會希氏之言,做他想做與應做的,最後希氏沒哼一句把音樂如Herrmann所言配置,成就了電影音樂史一個最經典的場景。
Herrmann從不賣帳,也可能是史上最自視不凡的配樂家之一,他的其中一句名言是:「《觸目驚心》裡三份一的電影效果理應歸功音樂!」
3《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音樂:John Williams
像John Williams這個大剌剌的名字出現名單之上根本不足為奇,我只是猜想獎項會落在誰家?原以為那是他跟老拍檔史蒂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結晶品《大白鯊》(Jaws),兩個音符可以具像鯊魚的殺傷力,不知替史匹堡減省多少視覺效果考慮。卻原來,結果落在佐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星球大戰》。文中請來同為配樂界的Anne Dudley評點,她強調是Williams的整體功績,卻少有在此片著墨。
個人猜想嘛,也難怪,《星戰》系列電影長拍長有(電影史上甚少這種例子!!),盧卡斯跟Williams的合作無間,很難不多得這位音樂家的功勞。不過,據知此電影的主題旋律取經自古典音樂家Gustav Holst的1918的著名作品《行星組曲》(The Planets),此樂章為John Willians的「星戰音樂」及後世科幻電影確立了別具一格的科幻風格。也許,其實這個獎Gustav Holst也應記一功。
4《大路之歌》(Pather Panchali, 1955)
音樂:Ravi Shankar
相對其他得獎的電影原聲,薩耶吉特.雷伊 (Satyajit Ray)的《大路之歌》能夠獲選第四位,可見評審團並未因這部電影的非主流而備受忽略,絕對是可喜之事(相信同樣的選舉在美國會有不一樣的名單)。
全片音樂充滿了印度的獨有古典樂風,Ravi Shankar為電影注入了印度的古樂器西塔琴(Sitar)的漂亮演奏,有別於荷里活那種濃郁而商業的音樂質感,自然的琴音正好呼應著雷伊在電影裡那份不著痕跡的詩情感性,充分表現細節與寧靜的力量。難怪就連多才多藝的英藉印裔音樂人兼配樂師Nitin Sawhney,也直言此片對他為同以印度人為題材的電影作品Namesake(2006)有著重要的影響。
5《發條橙》(Clockwork Orange, 1971)
音樂:Wendy Carlos
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為電影《發條橙》找來一眾古典音樂配置於連串暴力色情畫面固然前衛震撼,更令人驚訝是,在把樂曲放置畫面前,他先找來Wendy Carlos這位電子音樂聖手為神聖樂曲改頭換面,無論是貝多芬或亨利普賽爾等大師的大作都變得扭曲、冷漠、廉價而叫人焦慮不安,是年輕人反叛的革命音樂,是對高等文化(high culture)一種充滿挑釁性的反諷。
寇氏這種充滿爭議性的音樂表達手段,直接影響70年至80年代的流行音樂樂壇,成為一種反叛宣言,向所謂權威、絕對與神聖宣戰。
6《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Dollars, 1964)
音樂:Ennio Morricone
剛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Ennio Morricone,其一生輝煌成績單從他的另一外號──「電影配樂界的莫札特」可略知一二,這次排名第六,可能令人有點失望,不過,就連向來以傲氣見稱的Michael Nyman也表示對Morricone的才華心誠信服,算是一種安慰:「沒有Morricone的音樂,里昂(Leone)的電影就多少變得乾澀。Morricone是意大利人,他所做的音樂早已超出了美國電影沿用的配樂風格,音樂在電影的出現可以影響我們對電影的接收,Morricone的音樂絕對是帶領你進入電影。」是的,更何況多年來Morricone曾為不同類型電影撰寫音樂,一樣頭頭是道,就連昆頓.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也要在他兩部《殺死比爾》(Kill Bill)中向他的音樂致敬。
7《羅賓漢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1938)
音樂:Erich Wolfgang Korngold
憑著這部電影,Erich Wolfgang Korngold於1939年獲得了他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原聲獎項。荷里活音效師Nick James指出,當年Korngold把電影視為一部輕歌劇的處理,令人感覺愉悅。更重要是片中加入了中世紀定音鼓(medieval kettle drum)的配器,還有以華麗的華爾滋配置於電影中的一場森林盛宴,令觀眾耳目一新,也是成了電影獲得獎項的關鍵所在,至於影響力嘛,James又說,因為這部電影,開創了電影常用的「追逐音樂」(chase music)先河。
8《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 1938)
音樂:Sergei Prokofiev
蒙太奇電影理論大師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影像加上前蘇聯古典音樂家Sergei Prokofiev的音樂,單就電影裡一場11分鐘純光影加音樂的「冰上大戰」(Battle on the ice),足叫人盡情感受兩者的精心傑作。
9《夏福特》(Shaft, 1971)
音樂:Issac Hayes
絕對是屬於某個時代的音樂印記。像《夏福特》這部電影原聲結合了影片中黑人偵探John Shaft的形象,令觀眾留下深刻回憶。音樂冷峻中令人興奮,容易喚起聽者注目,大大影響同期同類型電影之電影原聲創作。當今007系列電影配樂家David Arnold亦自言深受其創作影響,他說:「音樂在當中不單是活生生的生命,而且是如斯自然,集世俗與性感一身。」
10《通往絞刑架的電梯》(Lift To The Scaffold, 1958)
音樂:Miles Davis
屬於路易.馬盧(Louis Malle)經典作之一,音樂自然要記一功。事實上,數年前德國導演雲.溫達斯(Wim Wenders)來香港作影後座談演說,有人問起他最鍾愛的電影原聲,他說的正是這部馬盧作品。通過Miles Davis,原來電影音樂可以是這樣的,他說。Miles Davis以音樂展示城市獨有的孤獨一面,憂傷而冷傲。
其他40部榜上有名作品
11《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 1952;音樂:Arthur Freed、Nacio Herb Brown)
12《迷幻列車》(Trainspotting, 1996;音樂:Danny Boyle)
13《正午》(High Noon, 1952;音樂:Dimitri Tiomkin)
14《2002》(Blade Runner, 1982;音樂:Vangelis)
15《2001太空漫遊》(2001, 1968;音樂揀選:Stanley Kubrick)
16《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 1973;音樂揀選:George Lucas)
17《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 1999;音樂:Thomas Newman)
18《雙峰:與火同行》(Twins Peak: Fire Walk With Me, 1992;音樂:Angelo Badalamenti)
19《德州.巴黎》(Paris, Texas, 1984;音樂:Ry Cooder )
20《女皇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1969;音樂:John Barry)
21Dougal And The Blue Cat, 1972;敘事者:Eric Thompson
22《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音樂:Max Steiner)
23《教父》(The God Father, 1972;音樂:Nino Rota、Carmine Coppola)
24《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57;音樂:Leonard Bernstein)
25 Slade In Flame, 1974;歌唱:Slade
26《第三者》(The Third Man, 1949;音樂:Anton Karas)
27《畢業生》(The Graduate, 1968;音樂:Simon & Garfunkel)
28《粉紅豹》(The Pink Panther,1963;音樂:Henry Mancini)
29《玩具總動員》(Toy Story, 1995;音樂:Randy Newman)
30《夜未央》(Round Midnight, 1986;音樂:Herbie Hancock)
31《幽靈狗:忍者之路》(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1999;音樂The Rza)
32《黑手煞星》(Trouble Man, 1972;音樂:Marvin Gaye)
33《魔鬼怪嬰》(Rosemary’ s Bay, 1968;音樂:Krzysztof Komeda)
34《頭》(Head, 1968;音樂:The Monkees)
35《阿爾菲》(Alfie, 1966;音樂:Sonny Rollins)
36《意大利任務》(The Italian Job, 1969;音樂:Quincy Jones)
37《義薄雲天》(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n, 1984;音樂:Ennio Morricone)
38《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音樂:Jack Nitzsche)
39《北西北》(North by North West, 1959;音樂:Bernard Herrmann)
40《種族情深》(Crooklyn, 1994;音樂:Various)
41《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 1972;音樂:Eric Weissberg and Steve Mandel)
42《血光鬼影奪命刀》(Don’t Look Now, 1973;音樂:Pino Donaggio)
43《北非碟影》(Casablanca, 1942;音樂:Max Steiner、Hugo W Friedhofer)
44《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音樂:Leonard Bernstein、Stephen Sondheim)
45《落水狗》(Reservoir Dog, 1992;音樂:Various)
46《七俠蕩寇志》(The Magnificent Seven, 1960;音樂:Elmer Berstein)
47《愛在冰雪紛飛時》(Snow Falling On Cedars, 1999;音樂:James Newton Howard)
48《異教徒》(The Wicker Man, 1973;音樂:Paul Giovanni)
49《辣手神探奪命槍》(Dirty Harry, 1971;音樂:Lalo Schifrin)
50《鍾斯小姐內心的魔鬼》(The Devil In Miss Jones, 1973;音樂:Alden Shuman)
(本文原刊於《看電影》3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