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9, 2006

「雙贏」的局面

  電影與流行音樂的關係亦密不可分。

  以荷里活為例,無論是1943年《北非諜影》(Casablanca)裡的〈As Time Goes By〉、1961年《珠光寶氣》(又名《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裡的〈Moon River〉,及至較近年《人鬼情未了》(Ghost,1990)裡的〈Unchained Melody〉及《鐵達尼號》(Titanic,1997)裡的〈My heart will go on〉,都是為人熟悉的流行歌曲,而後兩者無論就電影票房與電影原聲銷售數字,都分別在當年打破紀錄。可以說,電影與音樂在這裡,都可謂達到「雙贏」的局面。

  兩者的成功,彷彿也為彼此有著宣傳性的影響與帶動──電影觀眾看過電影後深受故事與主題歌曲感動,遂購買原聲聆聽珍藏;流行歌曲樂迷也基於被大熱流行歌的打動,遂入場觀看有關該歌曲之電影。無怪乎美國Morgan Creek Productions的行政總裁(CEO)James G. Robinson曾說:「人們去看電影的通常也是購買唱片的那班人。」

  《人鬼情未了》與《鐵達尼號》兩片的分別持續賣座,使電影主題曲成為當時流行歌曲的主脈,賣座的電影令電影歌曲原聲(唱片及卡帶)銷售增加。以《人鬼情未了》裡的〈Unchained Melody〉為例,此曲要算是20世紀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之一,有指現估計有500個以上的不同版本流傳。原曲為1955創作,當時為著名配樂家Alex North為監獄電影《Unchained》撰寫的作品,填詞為Hy Zaret,此曲原以表述獄中犯人對遠方妻子的痛苦思念,原曲由Al Hibbler主唱。

  至於說到〈Unchained Melody〉中最受歡迎與廣為人知的版本,得要說1965年由The Righteous Brothers主唱的版本,這也《人鬼情未了》一片所挪用的版本,由Bobby Hatfield獨唱,1990年當電影上映後,這首屬於60年代的歌曲再次出現美國的Billboard Charts,據Var?se Sarabande這所全球最著名的原聲公司數據所示,《人鬼情未了》在當時上映沒多久,原聲銷售數字已高達150萬張。有說大部份樂迷都是基於此歌曲而購買原聲,相反配樂家Maurice Jarre在本片的音樂卻較少被論及,甚至有認為此片的〈Unchained Melody〉為電影搶回觀眾與票房。《鐵達尼號》的〈My heart will go on〉由著名配樂家James Horner作曲,Will Jennings填詞,C?line Dion主唱。1997年更於美國奧斯卡取得最佳電影歌曲大獎,有指原聲的全球總銷量超過3000萬張。

星期二, 10月 24, 2006

買到了

  經身邊一位在有關娛樂機構的友人R幫助,久石讓音樂會的票子,我終於買到了!:)在此得謝謝漂亮動人的R小姐!

星期日, 10月 22, 2006

買不到久石讓的票子


  大抵是只得一場的關係,久石讓的票子不用三天就賣光了,失策地──我也買不到,嗚嗚??正在密切等待其他找票子的可能性。

  另,據報導說,久石讓也會到北京與上海巡迴演奏,我想大家可以再想想辦法!千萬不要錯啊,屆時可能要看大家的博客,感受你們的體驗了!

  貼一張有關是次節目的宣傳單張,我很喜歡這個設計!惟有等待可還有機會訪問到這位日本配樂大師吧!

星期五, 10月 20, 2006

土反本龍一現身澳門

  10月18日,星期三的晚上,下課後我趕到澳門,到當地的大炮台欣賞土反本龍一與德國音響藝術家阿爾瓦.諾托(Alva Noto)的《靈靜》(Insen)。

  在我來說,這是首回近距離看見這位日本著名音樂家(配樂家)的真身,只見阿爾瓦.諾托運用電腦微型編輯手法處理土反本龍一的音樂(土反本負責鋼琴演奏),加上特別的視覺效果(尼古拉以數碼及LED屏幕裝置,音樂表演時,只見閃爍的音響圖案隨音符躍動)--“Insen”,就是一種影音意象交織的新體驗。

  這是今年澳門音樂節的其中一個免費音樂節目(澳門的朋友真有福),我又有幸遇上澳門友人,於是佔盡「地利」,可以坐在第三行的位置,比起給媒體reserve的座位更佳。加上大炮台是一個露天的地方,秋高氣爽,看這樣的一個精彩節目,是真的視覺與聽覺享受(身邊的一位朋友更說,演奏過程有流星劃過呢!)

  一般來說,我聽實驗性的現代音樂較少,這次對我的確是一種新的感覺與經驗,難得是真的Relax,鋼琴與電子音樂crossover,加上抽象的音響圖案,好像把我帶領到另一個舒緩的世界境地。

  下月4日,同樣的節目將來香港再次演出,不同是,再不是免費啦!而且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感覺自然也大不相同。據說,當日香港票房開始售票,不足四小時所有票子已經售罄,即時加場後亦立即全院爆滿,而大部份人都是慕土反本龍一的名而來,大家都餓他的音樂吧。

  這次音樂會演奏的最後一首曲子,正正是由土反本的首本著名配樂終結──他的Forbidden Colors,當然是重新混音以新穎方式表達,但配樂迷如我已聽得如痴如醉啦!

星期二, 10月 17, 2006

十一月久石讓來港

  貼一篇今天在《蘋果日報》看到的報導,久石讓迷必須注意啊!!

  日本父級作曲家久石讓,將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於11月2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一場《 久石讓作品音樂會》。久石讓從事作曲事業逾30年,乃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及大導北野武的御用配 樂大師,《千與千尋》、《哈爾移動城堡》、《天空之城》及《風之谷》等人氣動畫卡通的音樂 都出自他之手。

  主辦是次音樂會的英皇娛樂,其演唱會部總經理馮貽柏昨在電話中表示,今次不計成本邀請 久石讓來港,與80人管弦樂團演出,他說:「所謂不計成本係因為只演一場,我本想做兩場,但 因為久石讓同香港管弦樂團要求都好高,單係綵排都三日,務求給觀眾聽覺上最好享受。」

黑澤明逝世8周年座談會(2)

杜:杜琪峰
徐:徐克
舒:舒琪
何:何思穎
A:席上觀眾


A:以我了解,黑澤明受文學的影響甚深。

杜:嗯,尤其是莎士比亞對他的影響最明顯看到吧。好像《蜘蛛巢城》、《亂》都是改編自莎翁的作品。而從黑澤明的電影裡,我發現他最利害的地方,是他甚懂得把音樂、美術、燈光與剪接等藝術元素用在自己的電影裡,作為觀眾,我彷彿要慢慢才懂得咀嚼他這些特色,是需要一個歷程。

  好像他那部《沒有季節的小墟》,劇本好得很,只是,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的時候,根本不能「入戲」(投入劇情之中),因為根本不明白導演要在裡面說甚麼,這部電影,我要用上很多時間才領會多一點,再多一點,到現在,我會說這是一個「冇得頂」(無懈可擊)的電影,我相信,只有像黑澤明當時有著那種思想,才可以把電影拍成這樣。


  我想,有些導演,由始至終只會拍一種電影;但也有些導演,他們在拍攝過程不斷尋求創新與突破,甚至不斷改造自己,隨著年月與人生經驗的改造,很順理成章的,黑澤明就是這樣的一位導演。誰知道呢?許是有一天你看到一張紙在你面前飄過,你突然像得到啟發,之後,你會有一些很不一樣的想法,電影就是要表達這種很人性的東西,是啟發性的,不論最終的成就怎樣,我相信,首先要刺激到自己。

徐:是的,電影創作其實跟文學或音樂創作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你為自己的作品選取一個面向時,總會得失另一方。是故,一個有意識自己拍電影的人,會很著意將自己的感受放在電影裡,講自己想講的東西,有時候,你未必明白整部電影想說甚麼,但就是有些東西叫你打動與感動,一種不知如何解釋的東西,我想,這是一種直觀的感受,就好像你突然懂得聽懂某首音樂,又或者跟某部電影突然聯繫上,原來,在不知不覺我過程裡,你的確成長過來。

  做電影的人,很多時候說「度橋」,其實那不應該是計算出來的東西,而是一種由心出發的創作,否則,一切只會留於表面,很快就會過時。就好像當年寇比力克拍《2001太空漫遊》,發行商不知如何為此片歸類,因為「前無古人」嘛,觀眾入場後也看得一頭霧水,加上整部片長,令人很難接受。事實証明,這部電影對同代及至下一代電影人影響甚大,它已經是一部終極的科幻電影,而寇比力克也是一位天皇級導演。

  另一位是費立茲.朗的《大都會》,當年電影上映時,德國的影評人惡評如潮,美國公映時反響也是一樣,然而,今時今日我敢說已沒有另一部電影可以超越它。由以上兩部電影,可以看到當一個創作人比身邊其他人領先時,他的確可以超越時代給他的局限,甚至藉著大銀幕上發揮效應。

A:你們怎樣看三船敏郎在黑澤明電影裡的演出?

徐:以我所知,三船敏郎是在中國的青島出生,中小學都在中國渡過,直至二次大戰期間才回日本。本身想當電影攝影師的他,卻被黑澤明看中並成為演員,從此兩人合作無間,有說最初試鏡時,三船完全不依常規去做,反過來令黑澤明另眼兩看,盛讚他是奇才,其中在《野良犬》、《酩酊天使》及《白痴》等電影都見到其瀟灑的表現;其中,在拍《羅生門》時,三船帶的更是一把中國劍,可不知道他在電影裡是否飾演一個中國強盜。據說,拍《羅生門》時,黑澤明為了令三船敏郎更了解自己的角色,於是他帶三船到動物園看獅子,要三船有著獅子那種爆炸力與感覺。

  事實上,三船在黑澤明的電影裡曾扮演多個不同的角色,《赤鬍子》一片裡他扮演比自己年齡要大很多的醫師,有著很精彩的演出。有人說黑澤明的電影裡男主角比女主角突出,這點可以再作探討。但肯定是,以三船敏郎與志村喬在黑澤明的電影裡最為突出,志村喬也是一個多面手,這方面,可見黑澤明作為導演與選用人才是魔力,他簡直是一位魔術師。總言之,黑澤明無論要他們做甚麼角色,他們都很出色的做到了。

A:是啊,其實《七宗罪》裡的兩名角色,也令我想起《野良犬》裡的三船敏郎與志村喬。

A:我想問,黑澤明有一部電影叫《最美》,有說這部電影是他被迫拍。

何:是的,那是黑澤明在二戰時拍攝的電影,當時,整個日本電影界都受制於日本政府,需要拍攝國家宣傳電影,這是我所知道的。

徐:對,但黑澤明對當時日本電檢制度的反抗很犀利,他是一個無論在性格與創作也是很固執的人,他的日記裡,也經常表現他不願妥協的性格,至於《最美》的故事,我覺得是有點耐人尋味的。

  這裡,我也想談談黑澤明一些很出色的寫實手法,看過他電影的人,大抵也知道黑澤明喜歡實境拍攝,他的《七俠四義》與《赤鬍子》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中《七俠四義》最經典的場面,莫過於那場放了14部攝影機的拍攝,他把攝影機都埋在地下的角落,於是就開始整段戲的拍攝,讓每個攝影師捕捉最好的場面與角度。又好像他在《穿心劍》裡,只為一個角色單單的拔劍鏡頭,也可以用上三天。此外。還有《蜘蛛巢城》裡將軍出場,總言之,他電影裡的經典鏡頭,是真的數不盡。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看黑澤明的電影是在1964年,當時,我還在讀中學3年級或4年級吧,在香港的麗聲戲院看早場,至於我的第一部黑澤明電影,是他的《用心棒》,一開場,只見三船敏郎的背面,加上配樂,整個人看得呆了,原來電影可以是如此的酷,只見三船從三岔路拾起一根樹枝決定自己的去向,當中的音樂,就彷彿告訴觀眾他是一個友善的人,friendly而可親,我想,這部電影一定曾經影響過不少港台的武俠電影,我很欣賞當中人物的運動節奏與音樂關係,黑澤明是一個懂得用音樂製造幽默感的導演,單單這一段,觀眾只要藉著音樂,就會開始認同這個人物,很有意思。看完《用心棒》後,我當時心裡面只有一句:「點可能電影係咁?(電影怎可能可以這樣拍呢?)」我想,黑澤明的電影是真的做到超愈文化的局限性,人性才是他電影裡的第一位。

何: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段我很喜歡的黑澤明電影片段,那是《七俠四義》裡比較少人談及的一場,說的是電影裡的一位女性角色,可記得當一眾俠客前往盜匪居住的地方時,一位在電影裡不曾出現的女性角色?當時,只見她突然醒來,很驚愕的跳起床,我最深刻的,是從她的臉上,完全能夠讓人體驗她心底裡的恐懼與不安,那張臉,明明只是一個外觀,卻能夠展現了內心的感覺,那對我來說,是很深刻的一段,非常的驚心動魄,她的眼神,悲哀而幽怨,充滿一股神秘魔力,叫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舒:我倒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赤鬍子》的一個片段,看他如何利用20分鐘的電影時間,說一個男人與他心愛的女人的故事。黑澤明很懂得利用天氣來表達人情感受,如阿Sam(何思穎)所說,黑澤明是一位懂得利用所有可能性的導演。有關這對男女從邂逅、一起到分離及至重逢的場景,黑澤明也巧妙地用季節及節令展示。

  以我所知,黑澤明拍戲的投資很大,他很重視細節,你看電影裡單單一個一分鐘的鏡頭,他可能已經花了很多功夫處理,因為黑澤明是一個對實感要求很高的人,是故,無論廠景或實景拍攝,也是一絲不苟的。



  






星期五, 10月 13, 2006

摯友C

摯友C這天離港赴英國讀書,謹在此祝C事事如意,一切順心。

黑澤明逝世8周年座談會(1)

在這裡,會一連幾期跟大家分享是次講座內容。


講座日期:2006年9月30日
時間:下午7:30至10:30
講者:杜琪峰、徐克、舒琪、何思穎

杜:杜琪峰
徐:徐克
舒:舒琪
何:何思穎
A:席上觀眾

杜:我從來沒有怎樣看有關黑澤明的資料,也沒有看過雜誌談他甚麼甚麼,我認識的黑澤明,都在他的電影作品裡,從中可以發覺他無論在人物設計與主題上,花了很多功夫,無論是早於1950至1970年代,甚至現在,我發現黑澤明電影裡其中最珍貴的地方,是在於他在人類價值觀上的深刻描繪。現在的電影太「商業」了,太著重票房計算,相反,黑澤明在電影裡關懷的是人生問題,他很喜歡在電影裡探討人生究竟是甚麼。

  我最欣賞黑澤明他在電影鏡頭的動與靜處理,很有一手,他從來不怕把鏡頭站著不動,反過來,他也不時把鏡頭不斷搖晃,但更重要是,他知道甚麼時候用甚麼鏡頭,從來不是胡亂用的。我也希望大家可以更多了解黑澤明的電影世界,那是一個寶藏。對亞洲電影來說,黑澤明其實已經有很大的影響,你看張徹的電影,甚至我自己也深受他的影響,我認為,初入門當編導的,好應該把黑澤明的所有電影看一遍。

  關於黑澤明電影裡我印象最深刻的實在有很多,可以舉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個,是在《姿三四郎》一片裡,那師傅在海邊,把每個徒弟掉下水,一個接一個的,起初我看的時候只覺得很悶,心想黑澤明為何只有這一招?後來我想通了,黑澤明以這個處理方法,是想表現當師傅的根本不想傷害大家,只想把他們一一掉下水反省。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赤鬍子》一片,當中說到他把粥給一女子餵食,我是1970年代看這部電影,當然覺得很悶,後來想,導演不會白白拍這個鏡頭,其實,這場戲要說的是四個字:「仁心仁術」,作為醫師,除了用醫術醫好人,還有更重要是醫德,那是用心的,黑澤明可以用上這麼多的篇幅去描繪這兩段戲,也是一種自信心的表現。
  
  我個人最喜歡他的《天國與地獄》,情節與人物設計也非常的好,所有都如此恰當的,也很喜歡黑澤明的堅持,那時候明明已經可以拍彩色電影,他卻繼續拍黑白電影,在外人來看,有點stubborn(固執),反過來,這令我有時會想,如果有一天沒有人再拍菲林電影,將會很可悲的。

A:然而今天看來,像黑澤明電影裡的主題會否過時老套?未必那麼多人懂得欣賞呢?畢竟數十年後,年代不同了,大家都經歷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情。

杜:我不知道,我是1955年生,其實就出生時間來說,我對戰爭的意識也很模糊,無疑,時代是不同了,加上每個人有不同的遭遇與經驗,我知道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念,我們亦不可以要求大家繼續沿襲上一代的價值觀,但我想說,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或值得保留的,譬如「俠義精神」,電影裡一直也離不開英雄人物、悲劇人物,我想這些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核心問題,無論是屬於那個時代,都不應該影響到的價值想法,每個時代固然有屬於那個時代的英雄,我也不是叫大家繼續拍黑澤明的電影。

  我想說明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太急功近利了,你以為教他們上課學知識嗎,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先教他們學做人,很可悲!他們根本沒有帶著甚麼上課,渾渾噩噩的。黑澤明的電影每每叫人懂得如何提昇自己,他的電影會帶動這些想法。

徐:我想,看電影不該如此隔離的,電影既有反映時代的需要,但也有一種有關人性的描繪。所謂人性的描繪,其實不獨是大家認為那種哲理化或很深奧的東西,電影最重要是它能否正接地touch(觸摸)到你的心靈,黑澤明電影裡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觀生命裡的積極者,他們的價值觀從來不會被現實的社會污染,當中的人物不時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犧牲,令人傷感,但始終維護著人類的希望,是一種有份量的影響。

  今時今日雖然再無戰亂,觀眾再看黑澤明的電影時也許會有不同的體會與領略,但我相信,觀眾看的時候總有反應,與黑澤明的電影產生關係,相反,現在太多電影是堆砌而成,我以為創作人理應通過像這種激烈的內心震盪,才可以產生這些感覺。

  基本上,黑澤明每一部電影都總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地方,那不單指站在創作人的角度,或者有關電影語言,甚至有很多地方都很值得我們欣賞的。我相信每個喜歡黑澤明電影的觀眾也有屬於他們深刻的鏡頭,在我來說,好像《用心棒》一開始的兩分鐘,只見男主角背著鏡頭,已經很了不起,後來我發現,自己在拍戲過程總不時閃過一些鏡頭,似曾相識的,大抵都跟黑澤明有關。

A:為甚麼現在的中國出不到像黑澤明這樣偉大的導演?

徐:我想強調,導演不是精神領袖,一個導演只要忠於表達自己的感情,誠實地面對自己與自己創作的,已經付出了相當的勇氣。很明顯,黑澤明有屬於他自己的選擇與勇氣。我不知道世界上會否有另一個黑澤明,事實上,黑澤明是獨特的,全世界也不能再見到另一個,電影創作跟文學或音樂創作也一樣,可遇不可求,迫不來,正如世界上只有一個周星馳。

何:我想,這裡涉及一個有關National Cinema(國家電影)的問題,我們很多時會將香港或中國的電影跟日本比較,因為大家都位處亞洲。1980年代前,我想香港電影跟日本電影真的沒法比,客觀上有其原因,地域繁盛與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此外,還有觀眾的教育水平,時代背景也是一個問題。

舒:我想說,藝術上的成就其實很難作出比較。我們有時候只能夠看到這些Filmmaker的電影特色,他們的個人成就往往在於他們在自己處身時代的影響與他們對後世電影的影響,這些成大器的導演,總有無窮的地方給我們啟發。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想想,是否有必要需要多一個黑澤明呢?正如何思穎所說,國家怎樣看待電影也會對當時的導演有所影響。

  事實上,電影從1930年代開始發達,各地環境不同於是各地電影也有不同的特色。都說香港出不了偉大的導演,其實無論香港與中國也一直出現一些很重要的電影作品,不時令人驚訝,譬如發現他們的作品裡充滿了人文關懷,一樣在題材上有深邃的思想,只是在這方面的研究太少,又或者步伐太慢,致令我們在今時今日也未能作全面性的接觸。

  好像香港有很多粵語片導演其實執導上相當出色,現在好些電影研究者發現,他們其實不時有新的驚喜注入電影裡,好像《人海孤鴻》一片,我記得有次在學校給同學放映,他們看後都大拍手掌表示感動。那時候,拍攝的資源是如此匱乏,可是從電影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導演的誠意與用心,我們都被當中的燈光處理如此細緻而打動了,那是就導演的心力。是故,我們更需要發掘,更需要推廣,其實無論香港與中國電影也有很大的寶藏!

星期二, 10月 10, 2006

EXCEL: MOVIEMAKERS’ MASTER CLASS (6th SEASON)

  早前有博友問及我有份任教的演藝學院EXCEL課程內的 MOVIEMAKERS’ MASTER CLASS (6th SEASON)課程內容,現把課堂觀看之電影名單貼在這裡,好給這位博友及有興趣朋友了解啦!


Wk 1 Michael Haneke
Oct. 11 (Wed) 7:30 pm- Screening: Code Unknown
9:15 pm (118 mins)
Oct. 14 (Sat) 4 pm - Screening: Funny Game (108 mins)
7:30 pm Talk by SK

Wk 2 Mizoguchi Kenzo溝口健二
Oct. 18 (Wed) 7:30 pm - Screening: Life of Oharu《西鶴一代 9:45 pm 女》(135 mins)
Oct. 21 (Sat) 4 pm - Screening: Sansho the Baliff《山椒大
7:30 pm 夫》(124 mins) Talk by AgeL

Wk 3 Mizoguchi Kenzo溝口健二
Oct. 25 (Wed) 7:30 pm - Screening: The Story of Chrysan-
9:10 pm themum《殘菊物語》(115 mins)
Oct. 28 (Sat) 4 pm - Screening: Ugetsu 《雨月物語》
7:30 pm (96 mins) Talk by AngL

Wk 4 Federico Fellini
Nov. 1 (Wed) 7:00 pm - Screening: La Dolce Vita
10 pm (180 mins)
Nov. 4 (Sat) 4 pm - Screening: La Strada (115 mins)
7:30 pm Talk by AL
Wk 5 Federico Fellini
Nov. 8 (Wed) 7:30 pm - Screening: Juliet of the Spirits
10 pm (137 mins)
Nov. 11 (Sat) 4 pm - Screening: 8 ? (138 mins)
7:30 pm Talk by AL

Wk 6 Im Kwon-taek 林權澤
Nov. 15 (Wed) 7:30 pm - Screening: Seopyeonjie天涯歌女
(112 mins)
Nov. 18 (Sat) 4 pm - Screening: Chihwaseon醉酒仙
7:30 pm (117 mins) Talk by SK

Wk 7 Eric Rohmer
Nov. 22 (Wed) 7:30 pm - Screening: The Baker's Girl from
9:00 pm Monceau + Suzanne's Prospects
(78 mins)
Nov. 25 (Sat) 4 pm - Screening: Claire’s Knee (106 mins)
7:30 pm Talk by AngL

Wk 8 Eric Rohmer
Nov. 29 (Wed) 7:30 pm - Screening: Pauline at the Beach
9:15 pm (95 mins)
Dec. 2 (Sat) 4 pm - Screening: Rendezvous in Paris
7:30 pm (100 mins) Talk by AngL

Wk 9 Andrei Tarkovsky
Dec. 6 (Wed) 7:30 pm - Screening: Ivan's Childhood (91
9:15 pm mins)
Dec. 9 (Sat) 4 pm - Screening: The Mirror (106 mins)
7:30 pm Talk by AL

Wk 10 Andrei Tarkovsky
Dec. 13 (Wed) 7:00 pm Screening: Solaris (169 mins)
9:45 pm
Dec. 16 (Sat) 4 pm - Screening: Nostalghia (120 mins)
7:30 pm Talk by AL

Wk 11 Shu Shuen 唐書璇
Jan. 10 (Wed) 7:30 pm - Screening: China, Behind《再見中國》
9:10 pm (110mins)
Jan. 13 (Sat) 4 pm - Screening: The Arch《董夫人》
7:30 pm (94 mins) Talk by AngL

Wk 12 ier Paolo Passolini
Jan. 17 (Wed) 7:00 pm - Screening: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9:30 pm St. Matthew (136 mins)
Jan. 20 (Sat) 4 pm -0 Screening: Salo, or the 120 Days of
7:30 pm Sodom (115 mins) Talk by SK

星期五, 10月 06, 2006

中秋節

  展鳳在這裡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星期日, 10月 01, 2006

黑澤明逝世8週年座談會


  昨天參與由杜琪峰主催的「黑澤明逝世8週年座談會」,出席講者包括杜琪峰、徐克、舒琪及何思穎,三小時的分享(惟可惜杜琪峰因拍攝電影需要提早離開),實在叫人痛快。

  而最叫我驚喜的,自然是徐大導剪輯了十數段黑澤明的電影片段,大談其電影裡的音樂,看著徐大導熱情地暢談黑澤明電影配樂,我想,喜歡徐克的粉絲,大抵可以從中看到徐大導也有作為粉絲的一面,是如何充滿孩子氣,由衷的可愛!我打算一一整理,盡快跟大家在這裡分享!